《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本科)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对应用文书写作进行理论学习、研究和写作训练的一门公共课程。它既是一门研究应用写作规律与方法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工具性的特征。
应用文写作作为写作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既具有写作学的基本学科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教学改革与研究,注重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注重采用多种灵活、自由而又实用的形式。注重教学的启示性、研究性和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的性质:《应用文写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目的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是指导实际应用的课程,是通向学生职业生涯,奠定将来成功基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课程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学生在校及毕业以后走向社会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活动,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可能要接触到各种文案的写作,写作是一种技能,为从事各种商务、技术工作所必需,理所当然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有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学习应用文写作课程,使学生掌握应用文书写作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养成良好的应用写作思维,能够写出规范的、常用的应用文书,并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写好新涌现的应用文种打下必备的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应用文写作课程在学生修完中学语文的基础上开设,内容上以学生专业技能需求、学生生活交际需求、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需求为导向,是学生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课程之一,也为培养一名优秀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动手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应用文写作》课程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职场文案、公文、管理文案、业务文案、调研及策划文案、广告文案、公关文案、契约文案、电子文案等文种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服务,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综合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应用文写作》作为我院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上首先立足职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写作素质。其次坚持“理论够用,实践过硬”的原则精讲多练,强化文种写作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以“职业能力本位”为原则,以职场情境创设为导入,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对课程教学程序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需求,根据不同职业岗位所需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综合职业素质,形成与现实活动紧密联系,以学习、职场任务实施为驱动,以组织和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与学生职业人生密切相关的项目。引导学生认知与把握相关商务文案。
在教学环节上采用“任务实施-学习目标-案例赏析-知识聚焦-问题诊断”的思路编排教学内容,用任务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体验与理论讲解阐述相关文案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点,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
总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和写作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并能学以致用,完成多种常用应用文的规范写作,为学生学好各门专业课和将来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扎实的基础。这可以通过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目标体现出来。
专业能力:
1.理解职场文案、行政公文、管理文案、业务文案、调研及策划文案、广告文案、公关文案、契约文案、电子文案等当前学习、生活、工作等活动中涉及的常用文案的种类、写作结构和写作要求;
2.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材料搜集方法和写作规律。
方法能力:
1.根据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撰写主题明确、材料准确翔实、结构完整恰当、表达通顺合理的实用文书;
2.掌握电子文案、公文的格式,能根据材料撰写相关的电子邮件、通知、通报、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常用公文;
3.能撰写个人简历、自荐信和求职信等职业文书;
4.能设计、撰写一些职场实用文案,例如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策划书等
5、能撰写微博,利用微博开展职场活动。
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以自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应对就业竞争,给学生奠定实现人生长远目标的基础。
1.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自尊自信、乐观向上。
2.通过师生互动培养独立开拓的写作思维意识;
3.通过项目训练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4.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5.热爱写作,认同应用文写作同谋生、职薪、生活水准联系在一起,是人生竞争的一种重要能力,有助于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课程内容
(一)内容体系
有限的30课时,要讲授教材中的所有文种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本着“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教育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将来工作需要,选取使用频率较高的文种进行重点讲解,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量身定做”教学内容的方法。例如,除公文事务文之外土木工程学院学生要讲授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投标书、监理例会纪要、施工日志等,而会计学院学生则要讲授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财务报告、审计报告等文种。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1、教学重点:正确撰写微博、会议记录、会议纪要、通知、请示、计划、总结、申请书、求职信、毕业论文等常用应用文。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撰写应用文的能力。
3、解决方案:在授课环节,通过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讨论与教师讲评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在实训环节,反复“写”反复“改”,让学生动手写作,“讲、写、改”结合促使学生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技能,以实现“会写—会改—写好”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撰写应用文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应用文写作》作为我院本科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上首先立足职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素质。其次坚持“理论够用,实践过硬”的原则精讲多练,强化文种写作训练。
(二) 课时分配
本课程共3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实训教学14学时。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设计是以“职业能力本位”为课程结构体系,打破了原来以文体建构的模式,以职场情境创设为导入,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对课程教学程序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需求,根据不同职业岗位所需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综合职业素质,形成了“校园-职前-职前初阶-渐进提高-拓展提升”等与学生职业人生密切相关的项目。
《应用文写作》每节课教学程序设计思路是:情景导入提出任务——基本理论讲解——例文评析——病文修改——情景模拟练习。
五、课程实施
(一)教学条件
1.软硬件条件
本课程采取校园活动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校园网络为本课程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大量多媒体教室的投入使用也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便利,本课程的绝大部分老师已经使用多媒件课件教学,进一步丰富了课堂,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师资条件
本课程有一支年富力强、充满活力与朝气又具有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目前团队共9人,其中副高6人,讲师3人。师资队伍中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含硕士课程进修班)5人,本科学历4人。他们来自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省内名校,都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师德好、责任心强,是应用文教学与科研领域的一支骨干力量。
(二)教学方法建议
1.教学方法《应用文写作》作为写作课,一方面要把基本知识讲透,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写、改、练”一体的原则,改变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反复写反复练,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引导学生先从写好小文种(如计划)开始,弄清写作的格式,再到语言的表达,最后所写文章力求做到准确、规范、得体。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法和反复写反复改的教学方法,其它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1)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法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
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法是一个十分适用于应用文写作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围绕着商洽函的写作这个项目,我给学生布置一个写作任务:某公司与某大学商量进行员工英语培训…….我们可以它分解为去函、析函和复函等几个任务,再把学生分成三组完成相应任务(略)。伴随着完成任务,再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去归纳、去掌握,变被动为主动,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中仍然十分有效。在写作课上适时选用案例特别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写作兴趣是教学的难点)。在案例选择上我尽量选择与学生现状及生活比较密切的一些案例,如在讲授计划时我就举到大一新生应该怎样恰当拟定学习计划的例子,此案例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渗透了大学生活中容易出现的目标不清晰甚至迷失的现实问题。这就使学生不仅学得了计划的写作格式和技巧,而且明确了下一步的目标和方向,对他们早日度过大学新鲜人的迷茫期很有帮助。
(3)病文修改法
因为学生缺乏实践工作素材,进行病文修改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病文进行修改,巩固学习所得。另外,作业完成后,老师批阅指出问题所在,学生参考范文进行修改;学生也可互换改作业,还可让学生在课堂上改,其他同学发表点评意见。经过多年实践,此方法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效果非常好。
(4)讨论法
在课堂教学中拿出一定的时间开展课堂讨论,例如对课堂问题的讨论,对于病文中错误的讨论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加深对文种和例文以及写作技巧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法
针对“写”作课,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不“写”就不能提高,于是我采取了既传统又古老的反复写、反复练的教学方法。对要求会写的文种,课上反复写反复练,写完就改,改完再写。
(6)讲授法
理论知识的讲解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但已摆脱过去枯燥的纯理论讲解,融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生动的动画演示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建议
(1)系统讲授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从理论上把握所学文体,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写作知识是对写作规律的总结,掌握写作知识,对于写好文章,特别是写好规范化程度极强的应用类文章是至关紧要的,这是减少摸索时间,尽快把文章写得规范的重要途径。
(2)引学生多读文例,多接触文章实际,使学生加深对所学文体的认识。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以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只有通过写作实践,学生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只有重视写作训练,并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形成,教学目的也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3)本门课程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重视写作知识的讲授的同时,还应注重例文阅读和技能训练。在做到讲读结合、讲练并重的前提下,要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或者说写作训练的安排上多下功夫。此外,本门课程的教学还要注意同学生所学其他专业课程的配合和衔接,可使相关的专业知识得到应用。
(4)在授课过程中,对于书本上没有的案例,建议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强学生对实例的主观意识,使教学效果更理想。
(三)教材和教学资源
1.教材分析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上海交大出版社的《应用文写作项目教程》,这本教材由杨光辉、李良玉、万立群担任主编。
本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创新、强调实用、目标明确、选材新颖。在编写过程中,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举例典型、简洁、形象、趣味性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编写过程中注重文种与现实活动紧密联系,以学习,职场实施为驱动,以组织和人员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引导学生认知与把握相关文案。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校园生活文案、职前准备文案、职前初阶文案、渐进提高文案、拓展提升文案,基本涵盖当前生活、学习、工作涉及的常用文案,可为学生提供更为持久的学习参考。按照“任务实施-学习目标-案例赏析-知识聚焦-问题诊断”的思路编排内容,用任务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体验与理论讲解阐述相关文案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点,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参考书籍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参考书籍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仅以以下三本为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应用文写作》,陈子典、胡欣育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高职高专“十二五” 规划教材:《现代通用应用文写作教程》,林培明主编,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全国大学生公共素质教育精品系列教材:《应用写作》,段文昌、王文媛、闫萍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3.报刊文献
另外,报刊文献方面,我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可供学生借阅书籍、查阅文献。另有校报和学报,可供学生教师练笔和参考学习。
4.网络资源
最后,关于网络资源,我校图书馆有全新电子阅览室,新空间、新环境、新机器、新设备、完全免费开放(只要有图书馆的借阅证)。另外,图书馆网页有多个友情链接,也可以查阅下载知网、万方、维普文献,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网络与同学们交流学习。
六、教学效果
由于教学中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顺序进行教学,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课堂上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精讲多练,加强了实训环节,预计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
七、教学特色
1.任务驱动
创设任务情境,进行模块划分,这样可以避免教材的平铺直叙,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参与实践,又能通过自己学习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使理论内容直观化。例如关于节能减排、光盘行动、毕业生文明离校等内容的倡议书,针对招聘启事中的岗位要求所写的求职信等。
2.打通课堂与生活
在讲授应用文写作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大量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应用文写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例如通知、通报、海报、感谢信、寻物启事、公告等,当然,在校园内,海报可能更引人注目一些。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2021年第3期目录(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