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闫德亮 李娟:加强红色文化深度参与网络生态建设的实践路径
日期:2020-10-27 00:00:00  发布人:admin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持续突破,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正在渗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对于信息传播的速度、深度、频度和跨度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具有相同偏好的年轻网民构成了亚文化群体,网络亚文化现象不断涌现:“饭圈”文化、“二次元”文化、弹幕文化、“网红”现象、网络直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生态。网络亚文化现象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文化的组成内容,其类型更加多样化、影响更加大众化,参与其中的青年群体越来越多。

    红色文化资源是在中国革命和改革过程中,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象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因此,要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加强主流文化的引导,激发青年群体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实现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要推动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探索“互联网+红色文化”的价值教育模式,通过整合新媒体资源与红色文化,以多元化的呈现形式满足青少年群体的需求。

    借助网络与新媒体平台传承红色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当前,依托网络传承红色基因存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时效较短、收效欠佳等问题。为此,要增强开设红色文化网站的力度,策划推出更多红色文化专题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探索网络直播互动、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运行形式。运用数字技术精心打造一批红色文化主题的体验馆和网上展示馆,形成文字、图片、视频、专访等融合体现,各地联动、网上网下、PC端移动端同频共振,打造融媒体立体化传播平台,拓宽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途径。要积极设计建立红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矩阵,通过征集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话题、议题,借助“意见领袖”的力量,相互转发转载相关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参与度与互动性。要借助网络技术加强学术研究与宣传,建立在传承红色文化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专家团队数据库,借助网络云技术举办、直播高品质的红色文化论坛,设置研讨议题,形成学术品牌,推动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以便将更多的青年群体吸引过来。

    借助网络与新媒体平台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文化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它传承的是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奋起抗争的共同记忆,反映的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船故事、长征故事、延安故事、井冈山故事等,都成为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崇高革命精神。要加强对于青年网民群体接受习惯的调查研究,积极推动红色故事传播话语的网络化和生活化转换,将红色故事融入社会生活,让青年群体实现感知、认同与体悟。对于红色故事要进行精准化、典型化、时代化的总结提炼,选择新颖的叙事视角、采取独特的叙事方法发掘人物形象与故事内涵。要通过故事将红色文化内蕴的人、事、物、气、神、魂展现好,使红色故事的讲述更能契合时代之需,更能符合青年群体的审美习惯、心理诉求与精神需求。要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开展情境体验式传播,通过播放背景音乐、视频、图片与VR、AR技术,创造真实故事情境与故事场景的再现实体体验,以较强的代入感实现跨越时空的情感互动,借此既讲好彪炳千秋的革命历史故事,又要讲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民间故事;既讲好荣载史册的英雄故事,又要讲好广为流传的百姓故事;既讲好时代风云激荡的烽火故事,又要讲好当代正在发展的老区故事。

    借助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展示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载体与见证,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光荣奋斗历史,成为新时期激励后人的精神动力。红色记忆包括革命战争年代遗留的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蕴藏了具体的、物质性的文化遗产,也包括抽象的、精神性的文化遗产。要依托网络平台开发红色记忆数据库、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展览馆等红色记忆数据体系,特别是对于革命历史文献、图片、影像、声音、文物等进行数据化采集,建立文化遗产数据库,抢救保护珍贵的红色记忆。要充分利用重要的历史纪念日与寒暑假等时间节点,针对青年群体免费开放网络红色记忆数字博物馆,通过虚拟展览、录音解说、立体flash、虚拟漫游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景展示,加强对红色记忆的智慧化展示与共享服务,提升青年群体对红色文化场景的直接感官体验,为主流文化营造健康的生长空间,并涵养其发展的土壤。短视频目前正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传播阵地,短视频产品的忠实用户主要集中于青年群体。要积极利用相对成熟的短视频平台,投放红色文化主题的相关产品,传播有关革命旧址、纪念馆、器物、人物、事件、口述资料等多种表现形态的产品,让更多红色记忆步入青年群体的视野与生活。要善于利用短视频的特点,把其表现形式与红色故事、红色记忆、历史景观相结合,让青年观众在有限的镜头语言下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年轻网民感受红色文化、培养红色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借助网络与新媒体平台传播红色经典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艺经典作品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红色经典应该成为传播网络主流文化的重要IP资源,增强红色经典的感召力、吸引力、生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必然要求。要通过网络平台投放更多具有思想深度与艺术高度的红色文艺经典作品,要以小说、诗歌、散文、影视、音乐、动漫、书画、朗诵、舞台剧等形式,让红色经典作品传遍网络,吸引青年群体的兴趣与青睐。要加强对红色非物质形态资源如口述历史、艺术作品的传播,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精准化、时代化的总结提炼,让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活起来、彪炳史册的革命事件动起来,让青年群体感受到红色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让红色传统发扬光大。要借助网络平台直播或转播各类文艺演出,遴选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构思新颖的高质量、高品位、高水平的红色文艺精品进行展示,以歌舞、小品、戏曲、魔术、音乐等为载体弘扬红色文化。要注重网络游戏平台的特点与优势,深入研究青年群体的代际特质,设计投放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背景的网络游戏,将重要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融入游戏内容,通过网络游戏加强青少年对于我国“四史”的学习,从而激发广大青年群体爱党爱国的热情,实现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

    (闫德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社长、研究员;李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副社长、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10月26日)



核发: 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相关链接